本文目录一览:
茶叶常见的病害怎么才能进行防治呢?
西藏茶区茶园、苗圃的主要病害有茶饼病、炭疽病、茶环斑病、茶白星病、茶煤病等,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1、茶饼病
症状:叶片受损。发病时,正面呈淡黄色半透明点状,叶正面向下凹,背面呈饼状,有灰白色粉末。发病严重时,病部肿胀、卷曲、变形,新梢死亡。
防控措施:①运输茶苗时加强检疫; ②清除枯枝枯草,提高茶园通风透光率; ③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高抗病能力; ④发病初期喷300倍3%聚抗霉素预防; ⑤非季节可用45%石硫合晶液150倍或0.6%~0.7%石灰半量波尔多液防治。
2 、炭疽
症状:病斑首先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初期病斑呈深绿色水渍状,后变为褐色或红褐色,后变为灰白色。病斑前部可散布许多黑色的小突起颗粒。
防治措施:①选择抗病健壮的苗木; ②均衡施肥,提高茶树抗病能力; ③及时清理枯叶,减少次年病菌来源。 ④ 发病初期或发病前采用99%矿物油乳剂100倍液进行防治。
3、 茶环斑
症状:初期病斑小,边缘呈褐色,与茶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的初期症状难以区分。后期病斑前部有明显的同心环纹。在潮湿条件下,会形成粗大的黑色小黑点,小黑点沿同心环线排列。
防治措施:①选择抗病或抗病品种; ②加强茶园除草,及时排水,合理施肥,促进茶树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③及时修剪、根除病叶。
4、 茶白星病
症状:病变部位出现褐色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斑点。病斑中心呈灰白色,边缘呈深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病斑中央散布着许多黑点。当气候潮湿时,病斑上会出现灰霉层,造成大量落叶。
防治措施:(1)及时分批采茶,减少传染源,降低发病率。 ②多施有机肥,可使树木强壮,提高抗病能力; ③0.6%~0.7%石灰半波尔多液可用于非采茶期防治。
5 、茶煤病
症状:主要表现为茶树中下叶的叶面布满了烟灰状的黑霉。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适当修剪茶树,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②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水分滞留; ③防治粉虱、介壳虫和蚜虫。
6、 荧光绿点
症状:本病为生理性疾病。症状为叶下表皮局部隆起呈绿色,可发出绿色荧光,隆起增厚。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适当修剪茶树,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②加强肥水管理和增加施用有机肥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以上就是茶叶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茶叶病虫害防治?
茶叶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物理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一、茶叶病害
1、茶炭疽病:发病时,成叶和老叶边缘或叶尖产生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转黄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的不规则形大型斑块,其上散生黑色细小粒点,病健部分界明显。全年以梅雨季节和秋雨季节发生最重。
防治措施:(1)加强茶园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清沟排水。(2)在新梢1芽1叶期喷药防治。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茶饼病:主要危害嫩叶、嫩梢、叶柄。嫩叶染病初现淡黄色或淡红色近园形透明斑,后病斑正面凹陷,背面突起,形成疱斑,其上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形成淡褐色枯斑,边缘有一灰色白色圈,形似饼状。一般3-5月和9-10月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1)加强苗木检疫,防止病菌通过茶苗调运传播。(2)增施磷、钾肥,提高茶树抗病力。(3)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二、茶叶虫害
1、假眼小绿叶蝉: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茎、嫩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受害轻者,芽叶失绿、老化,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受害重者,顶部芽叶呈枯焦状,茶芽不发,无茶可采。
防治措施:(1)加强茶园管理,实行分批采摘。(2)在成虫期用黄板诱杀,每亩用量15-20张。(3)化学防治。选用22噻虫%·高氯氯悬浮剂5000-6000倍或50%丁醚脲悬浮剂2000倍液或24%虫螨腈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15%茚虫威乳油3000倍液。
2、茶尺蠖:以幼虫取食嫩叶和成叶,大发生时可将茶树老叶、新梢、嫩皮、幼果全部吃光。全年发生六代,以7-9月的第三、四代为害较重。
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频振式杀虫灯在发蛾期诱杀成虫。(2)生物防治。对一、二、五、六代茶尺蠖用(1万PIB/微升·2000IU/微升)茶核·苏云金500倍液喷施。(3)化学防治。选用0.6%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5%茚虫威乳油3000倍液喷雾。
3、黑剌粉虱:主要以幼虫在叶背吸取汁液进行危害,其分泌物常诱发煤烟病。
防治措施:(1)加强茶园管理,适时修剪,增进通风透光,抑制虫口数量增长。(2)物理防治:成虫期用黄板诱杀,每亩15-20张。(3)化学防治:选用15%茚虫威乳油3000倍液或24%虫螨腈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
4、茶橙瘿螨:以幼、若螨和成螨刺吸嫩叶和成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受害叶片失去光泽,叶色变浅,叶正面主脉发红,叶背面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僵化,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全年以夏、秋茶期危害最重。
防治措施:(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分批采摘。(2)化学防治:选用99%矿物油200倍液或57%炔螨特乳油2000倍液等喷雾;冬季可用45%晶体石硫合剂200倍清园。
预防病虫害,可以适当的追施沃叶水溶肥。
茶树的主要病害有哪些?该怎样防治?
茶树的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五种病害,它们形成原因不同,防治方法也不同。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茶云纹叶枯病是茶树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叶部病害,主要危害老叶和成叶,多发生于叶尖、叶缘,初期叶正面出现黄绿色斑点,防治主要应从培育茶树生长健壮着手,以提高其抗病力。对发病严重的茶园,要注意加强肥培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使茶树生长健壮,提高茶树本身抗病能力。
茶炭疽病一般发生在成叶上,病斑多发生在叶缘、叶尖、叶正面初现油浸状暗绿色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的病斑。防治主要加强肥培管理,避免单施氮肥,结合增施钾肥,以抑制发病,在雨水较多时排水工作。药剂防治可参照茶云纹叶枯病。此外,选用抗病品种也是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
茶白星病一般在高山茶园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嫩叶发病较重。防治方法以增施肥料,合理采摘,促使茶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为重点。茶圆赤星病是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 尤以高山低温高湿的茶区发生较多,幼龄和壮龄茶树发病较重。茶树发病后,生长不良,芽叶细小,用病叶制成的干茶,有苦味,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防治方法:对发病较重的茶园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 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 代森铵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