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茶叶的特点
- 2、茶叶的四个基本特性
- 3、茶叶如何鉴别 怎样鉴别茶叶
- 4、茶叶的形态特征
茶叶的特点
①产茶季节:每年春、夏、秋三季,名优绿茶大多只采制春茶。绿茶以清明(4月5日)前至谷雨(4月20日)采制的品质最佳。
②原料:采摘茶树的嫩芽、嫩叶。
③主要加工工艺:茶青→杀青→揉捻→干燥→毛茶。
④外观颜色:干茶以绿色为主(但因产茶区环境、地理位置不同,茶叶的颜色会有变化,如翠绿色、黄绿色、碧绿色、墨绿色等。
⑤茶汤颜色:以绿色为主,黄色为辅。
⑥香气滋味:清新的豆香、花香、栗香等,不同品种的绿茶香气也有所不同,滋味淡微苦。
⑦茶性:寒凉。
⑧适合人群:年轻人、电脑工作人员、吸烟饮酒的人。
茶叶的四个基本特性
(1)吸湿性:
因为茶叶存在着很多亲水性的成分,如糖类、多酚类、蛋白质、果胶质等。同时茶叶 又是多孔性的组织结构,这就决定了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为了防止茶叶水分的增高,必须控制仓库的相对湿度。据有关单位测验表明,茶叶的平衡水分与相对湿度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在4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6.3%,相对湿度在6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8.3%,相对湿度在7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9.6%,相对湿度在8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12%,相对湿度在90%时,茶叶的平衡水分为17%。从上述的变化数据可以知道,茶叶储存的相对湿度应当控制在60%~70%以内。
(2)陈化性:
一般红、绿茶随保管时间的延长而质量逐渐变差,如色泽灰暗,香气减低、汤色暗浑,滋味平淡等。通常把这一变化称为“陈化”。它是成分发生变化的一个综合表现。茶叶之所以会陈化,最重要的原因是氧化作用的结果。首先由于酚类发生变化,其中有的成分由水溶性氧化为不溶性的化合物质,因而造成汤色显浑暗,滋味变平淡,芳香物质因氧化失去其芳香性,而使茶叶的香气减低,脂类成分经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再经氧化并水解,会形成一种“陈味”。这些变化绿茶更为明显。促使茶叶陈化的因索很多,如含水量增加,湿度的升高,包装不严,长期与空气接触或经过日晒等,都会显著地加速茶叶的陈化。
(3)吸味性:
茶叶吸收异味的性能,是由于茶叶中含有棕榈酸、稀萜类等物质及其组织结构的多孔性所造成的。人们正是根据茶叶这一特征,一方面自觉地利用它来窖制各种花茶,以提高饮用价值,另一方面又要严禁茶叶同有异味、有毒性的物品一起存放和装运,避免使茶叶率味和污染。
茶叶如何鉴别 怎样鉴别茶叶
1、一看。新茶叶呈嫩绿色,老茶叶呈深绿色,叶缘呈锯齿状,有16至32对齿,叶端呈凹形,其嫩梗呈扁圆形,叶背有白绒毛,外形条索紧细,细嫩茶叶含筋梗,色泽黄绿,干净均匀,花干黄白色;假茶叶,无上述明显特征,颜色枯滞,看水色,叶底颜色既无红茶那样红亮,也无绿茶翠绿。
2、二烧。取茶叶数片,用火点燃,真茶叶有馥郁芳香,用手指捏碎灰烬细闻,可闻到茶香;假茶叶有异味而无茶香。最好同时用正品茶叶和待辨茶叶火灼比较。
3、三泡。取待辨茶叶和真茶叶各一小撮,分别用开水冲泡两次,开汤细看。每次泡10分钟,等叶子充分泡开后,分别放在两个白瓷清水盘中,仔细观看叶形、叶脉、锯齿等特征。真茶叶具有明显网状叶脉,主脉直接射顶端,侧脉伸展至叶缘2/3的部位便向上方弯曲,呈弧形与上方支脉相联合。叶背面有白茸毛,叶边缘锯齿显著,基部锯齿稀疏。假茶叶的叶脉不明显,一般侧脉直射边缘,有的两面都有白茸毛,叶边锯齿明显,或锯齿粗大。
茶叶的形态特征
原料。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些基本的判别常识,——先从外形特征开始:

1、叶缘呈锯齿状;
2、锯齿尖端有红点;
3、基本成对出现的叶脉;
4、叶脉接近末端时会出现分支,并与其他叶脉分支相连形成闭合结构。
我们逐一来看……

山茶科茶树叶片的叶缘锯齿明显,而这在其他树叶上呈现的则是其他形态,如柳树、槐树、梧桐、枫树、葡萄等都不尽相同。
而每个锯齿尖端的红点也呈现无疑。

成对出现的叶脉甚至成为了判别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的外形依据。需要说明的是上图样本为初春尚嫩之叶片,叶脉组对整齐。而成叶状态时对脉稍有错位,查看时需从顶部或根部数起才容易保证准确。

多说一句,叶片主脉,——也就是中间最粗的那根,——是输送水分与养料的主通道。因为陈放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失水的过程,所以可以通过观察主脉 的孔洞程度来判断其陈年期。当然,这还要参考其他条件,在此不做深入。但一个明显尚未形成主脉孔洞的茶品硬说是陈年茶,总有点说不过去的。

还有叶脉末端的闭合结构。上图很明显了,而且你还会看到闭合叶脉下面还有更细的分支叶脉,其下还有更细的分支叶脉直至布满整个叶面。这种结构也保证了养分于整个叶面的充分传输而无死角。
好了,通过以上几点基本就可以判断您手里的那片叶子是不是茶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