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茶叶罐(景德镇陶瓷茶叶罐价格)

驰月 2023-04-2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功夫茶具指的是什么意思 功夫茶具每个都是干什么用的

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一个爱茶、懂茶的人,他们的房间里都会有一整套的茶具,从煮茶到最后的清洗一应俱全,这一整套专业的茶具被称为功夫茶具。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下功夫茶具的各个部件都是什么吧!

功夫茶具指的是什么意思

功夫茶具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功夫茶具流行与广东等地,随着后来慢慢传播到各地区。功夫茶具是最讲究的一种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饮茶离不开茶具,功夫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茶壶,茶碗,茶杯,茶盘,茶托等等。

功夫茶源于宋代,后来在明代广泛流行,传播到中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福建,广东。

功夫茶具每个都是干什么用的

一整套茶具中包括着很多东西,有茶杯,茶盘,盖碗,茶则,茶挟,茶针,煮水器,茶巾,茶叶罐,茶荷,茶匙,茶船等十四种常见物品组合。

1.茶杯

茶杯中有大有小,但平常喝不同的茶就应该使用不同的茶杯。平常喝茶还要根据茶壶的颜色和形状来选择合适的茶杯,这样能方便观赏到茶汤的颜色又好清洗。茶杯最好选择白色或者浅色系,要选择拿着舒服给人自然感觉的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口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杯”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果杯”。

2.茶盘

茶盘是用来作为放置茶杯的盘子,还能防止流出的茶水流出。茶盘和茶杯都是配套的,一般是圆形状为居多。

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因为那时的时间控制是论秒计的,一点不顺手就泡坏了。

3.盖碗

盖碗茶具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4.茶则

茶则也是一套茶具中必不可少的,一套茶具中很多其他配件都是放置在茶则上的,起到放置的作用。

5.茶挟

功夫茶具中的茶挟,又叫茶筷,作用和茶匙相似,用于挟出茶壶里的茶渣。也常人用茶挟来挟着茶杯洗杯,既防烫又卫生。

6.茶针

茶针能为茶壶疏通阻塞的茶叶,保持泡茶的流水通畅,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

7.煮水器

泡茶都少不了煮水器,煮水器也可以称为茶壶,一般都是自动电炉为多,方便又好用。

功夫茶具中的煮水器是用来煮泡茶的水的,古代的煮水器多为风炉,如今人们常用到的煮水器为酒精灯、电壶或自动电炉。

8.茶巾

平常我们泡茶时总少不了会有流出的茶水在茶壶表面或者茶杯表面,这时候茶巾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茶巾是用来擦干多余的水分的,也可以擦掉桌上的茶水。

9.茶叶罐

茶叶都是装在茶叶罐里的,茶叶罐必须要选择无异味,密封不透光的容器。茶叶罐可选择不锈钢或者锡合金,陶瓷材质的容器。

10.茶荷

茶荷可以说是放茶的配件,同时也具有着赏茶的好处。茶荷主要是把茶叶从茶罐移动到茶壶里的作用,材质一般是竹制,还能作为欣赏的艺术品真是一举两得。

11.茶匙

茶匙的主要作用是把泡过的茶叶挖出来,因为冲泡过的茶叶都会紧紧塞在茶壶,茶壶的壶口一般都不大用手挖出来并不好,所以茶匙就起到了作用。

12.茶船

茶船的作用是用来放茶壶的,把茶壶加入茶叶加入沸水冲泡倒进茶船后,再把沸水浇在茶壶上来温壶或洗茶杯。

13、茶壶

功夫茶具中的茶壶也叫“冲罐”,具有小、浅、齐、老四大特点,主要是用来冲泡茶叶的。

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壶的色泽也有多种,朱砂,古铁栗色,紫泥,石黄,天青等等。

14、茶海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因乌龙茶(安溪铁观音)的冲泡非常讲究时间,就是几秒十几秒之差,也会使得茶汤质量大大改变。所以即使是将茶汤从壶中倒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开始出来以及最后出来的茶汤浓淡非常不同。

茶具什么材料的最好

目前业界较为流行的有以三个类型的茶具,选购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冲泡乌龙茶就选择紫砂茶具,冲泡清香型铁观音可以用白瓷盖碗茶具,陈香型铁观音用紫砂壶茶具,追求视觉享受的绿茶类可以选择玻璃茶具,增加茶具文化氛围就选择陶瓷茶具等等。

家庭用茶具套装啥样的好

家庭用茶具套装啥样的好

家庭用茶具套装啥样的好,目前很多中国人都喜欢喝茶,喝茶不仅能够有效的补充身体里的水分,也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只有拥有一套好的茶具才能泡出好茶来,那么家庭用茶具套装啥样的好呢?

家庭用茶具套装啥样的好1

一:茶具套装怎么选购?

茶具的选择和茶叶的品质有关,泡茶要主要色彩搭配,配套要保持协调,给人一种很美观,有层次感觉。

1、风味茶茶具

茶器可选择肚子大的圆形的壶,这样可以让风味茶泡开,有芳香的。在喝的时候,可以选择透明的茶具,这样能够看的清晰,同时茶壶上可以挂上标识牌,不同茶叶写上不同的名字。

2、普洱茶茶具

一般普洱茶是发酵,这个必须要用煮沸的水冲泡,所以可以用紫砂壶或者玻璃冲泡是很不错的,现在的紫砂壶做工都不错,陶土磁化了已经。

3、铁观音茶具

一般我们喝的比较多的'就是铁观音,铁观音香味比较重,有特定的茶迷喜欢喝,可以选择拖杯,这样也不会过汤。

4、茶台的选择

主要是处理废水,现在材质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去选择,有的是根雕,有的是竹子茶台,还有的是石头茶台,形式多种多样。

二:茶具套装品牌推荐

1、入门茶具套装推荐

(1)苏氏陶瓷

这个是整套的茶具,羊脂玉陶瓷,里面有不同的茶具,可以供选择,这款比较实惠简单,是很不错的选择对入学者来说。

(2)金镶玉

这个是全自动泡茶机,实木茶盘,仿宋汝窑茶具,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很大方感觉,在明亮度上不耀眼,采用的是真材实料。

(3)佳佰

这个适合都市的分各个,包含了茶壶1个,茶杯3个,茶叶罐1个,收纳包一个,包装彩盒一个,简单大气,化繁琐为简,可以在休闲的时间内,2-3好友简单畅饮。

(4)常生源

汝窑开片之美,很美妙的装饰,墨绿色,曲线柔和流畅,造诣经典,设计新颖独特,简单的一茶具,价格上很时候,对于初学者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家庭用茶具套装啥样的好2

1、瓷茶具的品种很多,瓷器以瓷土为胎料,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比陶土的含铁量低。烧成温度比陶土高,大约为1200度左右。胎体坚固致密,表面光洁,薄者可呈半透明状,断面不吸水,敲击时有清脆的金属声音。

主要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等几个类别。主要产地有:河北唐山、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等…..而唐山比较有名的品牌有:赫窑瓷业、海格雷、红玫瑰等。

2、玻璃茶具:玻璃茶具有很多种,如水晶玻璃、无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浊玻璃茶具等。

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其缺点是玻璃易碎,比陶瓷烫手。

3、紫砂茶具: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

4、金属茶具:是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的茶具或其他器具,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其金属茶具因造价昂贵,一般百姓无法使用。

5、漆器茶具:胎漆茶具通常是一把茶壶连同四只茶杯,存放在圆形或长方形的茶

盘内,壶、杯、盘通常呈一色,多为黑色,也有黄棕、棕红、深绿等色,并融书画于一体,饱含文化意蕴;且轻巧美观,色泽光亮,明镜照人;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

6、竹木茶具:是指用竹或木制成的茶具,采取车、雕、琢、削、编等工艺,将竹木制成茶具。多制成茶罐、茶则、茶海、茶筛、茶盒、碗、涤方等。

7、玉质茶具:是指用于玉石雕制成的饮茶用具。玉质茶具的原料玉石包括真玉(软玉和硬玉)、绿松石、玛瑙、水晶、孔雀石、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多制成壶、罐、杯、盏、盅、盖碗等。

8、果壳茶具:是指用果壳制成的茶具,工艺以雕琢为主,使用葫芦、椰子等硬质果壳加工而成。可制成水瓢、贮茶盒等。

家庭用茶具套装啥样的好3

茶具的选购

茶具的选购要多茶器与茶叶的搭配以及茶具大小、材质、颜色等方面考虑。当今,不同材质、不同款式、不同种类的茶具层出不穷,琳琅满目。

想要得到真正能称得上品茗妙器的茶具,人们在选购时就需要多花一些心思。俗话说:“名茶配妙器”,秒器在手,才能与名茶珠联璧合。

1、茶、器总相宜 名茶,就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享受,又是一种生活艺术。茶具直接映秀昂着人们在泡茶品茶过程中的个人感觉。

所以在挑选茶具时应当注意,不同茶叶要搭配不同的茶具,只有如此才可以冲泡出清醇芳香的好茶,品味出茶的浓郁滋味。

2、茶具大小适宜 茶具的大小应该与茶叶的种类相符合。比如,饮用绿茶类名优茶叶或别的细嫩茶叶时,适合使用小茶具。

若茶具过大,不但会对茶叶造成浪费,而且会因开水较多,载热量较大,而易烫透茶叶,影响茶汤的色泽、香气和味道。一般情况下,茶壶的容量最好为200ml,而茶杯的容量最好为150ml。

3、茶具质地适宜 茶具的质地应与茶叶的种类相适应,例如,冲泡花茶时通常使用瓷壶,饮用时使用瓷杯,而茶壶的大小则根据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对于南方人喜爱的炒青或烘青绿茶,冲泡时大多使用带盖的瓷壶;

冲泡乌龙茶时,适宜使用紫砂茶具;冲泡工夫红茶或红碎茶时,通常使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时,为了增加美感,通常是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

4、茶具色泽事宜 茶具外表的色泽,应该与茶叶的色泽相匹配。饮具的内壁通常以白色为宜,这样可以真切地反映茶汤的色泽与纯净度。

在观赏茶艺、品鉴茶叶时还应该多加留意,同一套茶具的茶壶、茶盅、茶杯等的颜色应该相配,茶船、茶托、茶盖等器具的色调也应该协调,这样才能使整套茶具如同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如果将主茶具的色调作为基准,就要用同一色系的辅助用品与之相搭配,这样才称得上完美无缺。

5、精良多样的现代茶具 现代茶具,样式更新颖,品种更繁多,工艺更精细,质量更优良。在这些茶具中,金银、玉石、玛瑙和水晶茶具的价格比较昂贵,竹木、陶瓷、玻璃或搪瓷茶具的价格比较低廉。

另外还有以大理石、漆器等制成的现代茶具。 伴随着茶艺形式及茶文化的不断演变,差距也在不断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特纳闷的饮茶方式也不同,因此便出现了与当时饮茶的方式相适应的茶具。可以说,茶具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恰恰真实地展现了中国茶艺的发展历程。

如何陶瓷鉴定

首先瓷器鉴定方法:

明清瓷器的鉴定

远古瓷器,因年代久远,保存民间的传世品甚少,如发现有出土文物,可借助基葬品仿证参考,同时还可借助历代窑址标本,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断代鉴定。而明、清时期的瓷器,因距今较近,传世品较多,加之当时仿制摹古之风盛行,所以对明、清时期的瓷器鉴定,除了需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知识有综合性的了解外,还要靠我们掌握各朝代瓷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作规律性的认识和研究,通过实践,在自已脑子里形成了 概念后,才能对瓷器进行科学鉴定。因明、清两代瓷器还可以见到,因此,现将明、清两代瓷器概述如下:

明代瓷器的特征

成化时期瓷器的鉴定

1、成化时期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小件居多,俗称“成化无大器”,但也不是绝对的。

2、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斗彩为成化创新品种。

5、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谈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6、成化瓷器釉面,以细润见著,俗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7、成化器足,凡饰有青花双边线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无釉处,那条圈线,颜色较深重,上面一条则显清谈。可用这一点来做鉴定参考依据。

8、款识字体,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圆头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横不越刀。

弘治时期瓷器的鉴定

1、胎质与成化时相同,修胎规整纤巧。

2、釉面肥腴滋润,洁白光亮(白色居多,也有的白中闪灰色)。

3、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更为柔和透逸。

4、盘有塌底现象。由于器底整个收缩下凹,使器里圈足承托处微显凸露。

5、圈足处理光滑圆润,足墙比成化时略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官窑盘碗之类和成化时基本一样,亦有“器足双边线”的特征。

6、器足底釉面色调,由初期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釉”。

7、款识虽沿用旧制,但字体趋于清秀,笔划纤细柔和。以楷书为主,字体小而规整。有四字或六字两行竖写款。

正德时期瓷器鉴定

1、正德时期,大器日益增多,修胎欠佳,接痕明显。

2、此时正处于大明瓷由细致、薄胎向粗糙、厚重过渡的阶段,因而粗细兼有。

3、釉面有白中闪青的特点。

4、图案纹饰中,多有表现回教、道教色彩的装饰。青花器的绘画,除沿用一笔勾勒点划外,兼用双线勾勒、填色平涂法。民窑器物,大多粗率豪放。

5、器足露胎处一般修切平齐,也有滚圆状出现。较浅的器足多向里收敛,有跳刀旋痕和塌底现象。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与明初的肚脐状底足相似,民窑也是如此。

6、器底釉面,有典型的青白色和亮青色特征。

7、正德以四字或六字楷书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亦有用回文、巴思八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其特征 是:“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正”字笔锋 三横平,“德”字,心宽十字小,“年”字横划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

嘉靖、隆庆时期瓷器的鉴定

1、嘉靖胎质不及前朝,器型多种多样,有方形、棱形的造型。

2、琢器胎体厚重,接痕显露。圆器多有随底心下凹和塌陷。

3、一般器物釉面粗糙不平,官窑及民窑小件器物则细润肥厚。往往见釉下的青花轮廊线有模糊不清及晕散的现象。

4、青花用回青料,有时加入石青,其色调呈特殊的紫兰,青金兰色,同时也有发浅淡黑灰色。

5、青花及白釉器物,常于口部涂刷酱黄釉,形成黄口之特征。

6、纹饰线条虽纤细清丽,画风多写意却显得粗率, 画面多见道教色彩及吉祥祈福内容。

7、器底施釉,多为亮青釉。

8、圆器圈足多向内收敛,甚至有的可用手指挂起来。玲珑薄胎器皿一般为滚圆矮浅窄小的圆足。

9、款识字体,笔划较粗,均为楷书体。一般多于底足书写六字双行、带有双圈。“大”字的一抛一捺较平,“靖”字立部往上,“年”字一抛挨上点,“制”字衣横少越刀。

10、隆庆时青花色调兰中泛紫,浓重艳丽。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青花中,以隆庆时青花呈色最佳。这点可作鉴定判别隆庆青花器的主要依据。

11、款识多写“大明隆庆年造”,极少写“制”字。隆庆时器物传世不多。

万历时期资器的鉴定

1、万历瓷器,一般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器身多变形不规。

2、青花色调,早中期呈兰中泛紫,晚期为灰暗晕散,并开始采用浅描手法。

3、装饰工艺技法,有楼雕、楼空、开光、暗刻等,青花中出现类似铁线描的绘画。此时绘画风格,繁缚麻密,幼稚滞拙,具有粗矿的民间艺术色彩。晚期画面不考究,布局繁乱,比例失当。

4、大器多粗砂底,也有个别平底或浅宽圈足,底部落款处常略微凹陷,并于中心施釉如脐。盘碗之类,足径较阔,底部多施釉,无釉的砂底,可见明显的放射状跳刀痕与火石红色,官窑圈足多处理为滚圃,民窑则多斜削, 并出现了通常认为是康熙时才有的那种斜削式拱壁底。

5、青花瓷器釉色:早期浑重艳丽,兰中泛紫。中期兰中闪灰,发色渐浅。晚期兰色灰暗,多有晕散。

天启、崇祯时期资器的鉴定

1、器型大多不规整。此时出现了日本风格的造型。崇祯时,器型不规正的现象较天启时更为突出,一般器物,胎体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

2、胎质粗糙为多,淘炼不精。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 并有万历遗风。

3、釉面亮青程度明显减弱,施釉稀薄。崇祯时,器口普遍施加黄色酱釉。

4、青花有四种不同色调,其中晕散和黑灰的与那种纤细轻淡的色调相差悬殊。崇祯时,青花色调的晕散和走釉现象比天启时更甚。常使纹饰模糊不清,也有较鲜亮明快或类似天启时谈描色泽。

5、纹饰中多反映出日本风格,如扇面纹、皮球花纹等。另外,明末清初时盛行的题诗联句风气,在此时亦有表现。此时流行的豪放夸张的减笔写意画,与万历那种密麻零乱的纹饰构图,形成鲜明对比。

6、器足可见里收向心式的刮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也有的器足留有类似明初器底的小乳头,此时底足不施釉的较多,但沾有砂粒。多为细润白砂底足,足边修切圆滑齐整,胎体裸露部分较多。形成了明末清初独特的器足特征,并为断代提供了依据。

7、天启器物款识少。一般写于器底。格式为“大明天启年制”。崇祯时,从款识上看,有书官窑款识的,也有以隶书写干支纪年款的,此外,还多见随意乱写的“宣德”、 “成化”、“嘉靖”等伪托前朝的年款。

清代瓷器的特征

1、清代各朝的瓷器,内容丰富,既有共同风格,又各具不同的特点。

2、清代瓷器的造型

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3、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有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粗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极为少见。明代留器露胎处,常泛火石红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4、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釉面细臼莹润,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釉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

5、纹饰深受同时期绘画的影响,民窑瓷器,写意写实并存,用笔豪放。御用官窑连器,图案趋向规范化,用笔细致入微,构图拘泥、繁缚。早期纹饰中的山水、树木多采用斧劈簸,并加镀点,古装仕在高警秀丽,柔细的花绘采用没骨画法。晚期纹饰中的人物面部无神,鼻部隆大,这一时期龙纹形态不一,既有方头大额、正肃苍劲的,也有纤柔细身的,一般为狮子头,龙发较多,龙脚明显突出,两支脚立体感强,龙身粗笨,一般画为四爪和五爪,如同鸡爪。

6、在清代,由于瓷器工艺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因而在瓷器上出现了具有西方绘画风格特点的花纹图案。如在珐琅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绘画西洋人物,楼房、船和狗之类的花纹图案。

7、清代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

8、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为光滑的砂底。顺治、康熙时瓷器足型较为多样。有双圈层底、斜削式底、二层台式底、卧足、滚圆泥鳅背形足等。

9、景德镇官窑多属皇帝年号款,民窑有干支年款、吉祥语款、私家款及图记款等。有印、刻、青花、红釉、金彩、料彩、等多种,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并用,乾隆以后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又以楷书款为多,外围以圆圈或方框格式。民窑款识多随意乱写,字体草率。

顺治时期瓷器的鉴定

1、顺治瓷器,正处于明末清初过渡阶段,胎体厚重细润、洁白坚致,器形朴拙。

2、釉面以光亮不足的卵青色为多,一些琢器釉面较厚,常使淡色青花模糊不清,并保持明代在器口施酱黄釉的特点。

3、青花色调大致分为四种,其中的翠青色与康熙青花相似,不施青花的五彩器渐多。

4、图案纹饰,内容新颖。流行的纹饰有,洞石花卉、麒麟、芭蕉、人物故事,还有画中题句等。

5、器足演变为滚圆的泥鳅背状,底部可见螺旋纹,此时已流行明末出现的宽圈足的双圈底足。

6、款识,分官窑款与干支纪年款,有楷书、隶书和篆书。

康熙瓷器的鉴定

1、器形敦重古拙,新创器形繁多。琢器的颈部,较其它时期细长,圆器以墩式为主。

2、胎坚质细,缜密似玉,修胎规整,普遍有厚重感。

3、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有早期的青白演变为中期的粉白与浆白色。中期以后至雍正时期又变化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国产珠明料,青花色调翠兰色为主,均有色调深沉,紧贴胎骨的特点。

5、五彩与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浓重、艳丽,中期渐淡,晚期色调柔和。

6、早期器物口部常涂酱黄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层含粉质的白釉,给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觉。

7、五彩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明代 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以釉上的兰彩,代替釉下青花。还有红、黄、绿、兰、黑组成。康熙时五彩有的增加了金彩,使画面富丽堂皇。

8、这时三彩器较为盛行,有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酱白地三彩、虎皮三彩。此时还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红和豆青三种釉下的色彩组成,它是康熙时期一种特殊品种。康熙抹红,其色为正朱,鲜艳夺目,其官窑彩碗为最佳。釉里红亦为上乘。

9、康熙后期,出现了郎窑红,器物口沿有“灯草口”是从明代永乐时期出现的。

10、康熙时,彩绘人物,多用兰笔勾出面目,甚为耐久,美人两颊又往往晕以淡赫,颇为娇烧。人物衣裙最为生动,树则老干锉费槎榧,花则风枝婀娜。画松为茄色之干, 墨色之针,渲以硬绿,给人以浓翠欲滴的感觉。

11、图案纹饰时代感较强,其画意、笔法、布局、施彩工艺等均有特定的时代韵律。题材为历史典故、人物故事,还有渔家乐、耕织图、海、樵、耕、读等。此外,还有草虫、花鸟、云龙、山水、八仙人、八仙庆寿、八宝、博古、缠枝花卉、楼台殿阁、合合二仙、三星人等。

12、器足,有平足、宽厚圈足、双圈底、二层台底、拱壁底、圈足。

13、康熙时有一种双底大盘,足底有两个圈,在两圈之间,有个深槽,这种双底大盘,比较典型。还有这时的笔筒特点是上下两部分粗些,中腰较细,底面有一圈无釉。

14、康熙宫窑款以书写为主,大多写在器底部,有少数写在器身上,一般为“大清康熙年制”有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民窑器物一般无款,有的器物仅有青花双圈或一秋叶、盘肠等。

雍正时期瓷器的鉴定

1、雍正瓷的造型特点是:隽秀尔雅,小巧玲珑,以盘、碗、杯、碟和小件器物为主。器型比例协调,有所谓的“曲线美”。

2、胎薄体轻,大器规整而不厚重。

3、釉色品种繁多,釉面有桔皮纹,这是雍正器突出的特点。

4、窑变红釉,由这时开始出现,是由红和兰两种颜色交织一起,兰色多于红色。

5、炉钧釉,也是从这时开始的,是由高梁红和松石绿两种颜色交错在一起。

6、青花色调为青白和粉白。青花颜色层次不如康熙时多,一般的只有2一3个深浅颜色。

7、彩瓷的色彩柔和而不艳。粉彩、五彩、法琅彩所绘人物、景物,都明显缩小,画面聚收。粉彩纹饰细腻,色调淡雅,立体感强。在施彩的纹饰周围,视往往可见白釉地衬托处有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晕”。

8、纹饰有工笔画风格,人物面目清秀,花卉尤其细腻妩媚。

9、斗彩器比康熙时又有提高,无论是彩色还是花纹 图案都较前更为精细,用彩较薄,色调显得非常柔和淡雅。

10、由雍正开始法琅彩瓷器称“古月轩”比康熙时的制作工艺更为精细。这时珐琅彩与康熙时有显著区别:康熙时,一般都是带彩地的较规矩的图案画。而雍正时,都是不带彩地的绘画,特别是讲求画意,而且绘画题材也多了起来,如花鸟、山水、松、竹、梅等,表现极为生动形象。

11、雍正时纹饰仍以绘画为主,图案特别工整别致。写生画中的花卉、禽兽非常生动,表现的阴阳面也很明显与当时的纸绢画风相同。

12、绘画纹饰有缠枝花卉、折枝花卉、过枝花卉、松竹梅、皮球花、八桃、花鸟、花蝶、云龙、云凤、团龙、团蝶、八宝、壮丹、喜鹊登梅、山水、人物、西厢记、婴戏图、十六子、仕女图、八仙人及楼台殿阁等。

13、器足规整,足边滚圆,露胎窄细。

14、官窑年款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楷书款,都有青花双圆圈、青花双方框,个别也有不带边框的,还有“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图章款。

乾隆时期资器的鉴定

1、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样夕长余者皆 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

2、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

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正兰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

4、炉钧釉到乾隆时与雍正时不同,其颜色由松石绿和深兰色组成。

5、法琅彩也称“古月轩”或叫“瓷胎画珐琅”,一般都有“乾隆年制”四字楷书的兰料款。

6、古铜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进行绘画,用来模仿古代青铜器的红、绿、兰各色锈斑,这是乾隆时期瓷器彩色的发明。

7、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红、黄、兰、绿、等彩地进行可绘画,可称为彩地绘画。

8、有的彩地上开出圆光进行绘画,称作开光绘画。

9、由乾隆开始出现了彩地轧道,这种轧道,是用工具划出来的,像轧出来的一样,因而称为轧道。

10、出现了用粉彩绘画的百花不露地瓷器。

11、彩资釉面,常有似涟满的均匀小皱纹。

12、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

13、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 画凤严谨而细腻。

14、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

15、官窑年款,多数是篆书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个别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图章款。楷书款比较少。民窑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嘉庆、道光时期瓷器的鉴定

1、嘉、道时期资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胎骨较前朝略厚。从道光时起,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拙笨。

2、瓷器釉质变粗,釉面上普遍出现了“细桔皮釉”及 轻微的“波浪釉”。臼釉的颜色还是白中闪青色,但洁白程度不如乾隆时期,后来逐渐变灰色。趴在豆青青花瓷器中,有堆粉青花,俗称“青花堆粉”或“青花加白”,烧制方法是,先在青花下面胎骨上, 按花纹图案的大致形状施以一层白粉料质,然后再在白粉上面绘以青花花纹图案,最后施釉烧制。堆粉青花的纹饰凸起,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具有立体感。这种堆粉青花最早始于康熙时期,到雍正、乾隆时有烧制,但数量不多,而到嘉、道时期才比较盛行。

4、花纹装饰仍以绘画为主,但保留了乾隆时期的遗风。绘画平整、细致,所绘纹饰不如乾隆时生动活泼,成为比较死板的图案式,写意画较少。道光日才能将名人书画摹入瓷杯上,一方寸能画出五、六个人物形象,眉目如生,工致殊绝。

5、绘画题材主要有:云龙、云凤、龙凤、三羊、狮球、花鸟、花蝶、草虫、花卉、四季花(壮丹、荷花、菊花、梅花) 三果、勾连、山水、人物(八仙、仕女、天河配、婴戏图)、风景(庐山十景、西湖十景、燕京十景),以及喜字、寿字、御句诗等多种文字装饰。

6、喜字常常是与青花淡描装饰在一件器物上。这种青花谈描双喜字的纹饰最初是从乾隆时开始出现的,到嘉道时期才逐渐多起来。

7、在嘉、道时期,凸雕的铁花纹饰开始多了,虽然在乾隆时已出现,但数很少。这种铁花纹饰,一般都装饰在哥瓷器物的口、耳、腰等部位上,俗称“哥瓷铁花”。

8、属于影地绘画、移地轧道、彩地开光、绿里底及耳饰等,在乾隆时比较时兴的多种形式的瓷器花纹装饰方法,到嘉、道时,更加普遍应用。

9、器物造型发生了一些变化,属于盘、碗类器物增多。属于瓶、尊等大型立体器物比较少了。此时出现了葵花口、四方口、六方口、八方口等形式。

10、由道光时开始出现了作为陪嫁用的五件一套的器物、(即一件瓶、两件将军罐、两件花觚)俗称“五大件”。

11、嘉庆、道光款识形式;①官窑年款是“大清×× 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也有“××年制”四字图章款,楷书年款较少。②民窑器物,多数无款,书写年款的只是极少数。其形式为“大清××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或“× ×年制”四字楷书款。③慎德堂为道光窑,以三字直款为佳。皆为抹红楷款,亦有金款。民窑还盛行家藏款,有“退思堂”,“行有恒堂”,多数为青花、红彩楷书款。④嘉、道时期还盛行仿制成化时期的年款。在一些器物底部刻划 “成化年制”的“豆于款”(即刻划年款后,用酱釉施在款上,形如豆干状),在哥瓷铁花器物上,多是这种“豆干”款识。

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瓷器鉴定

1、咸丰到宣统这几朝瓷器的胎骨,基本上相差不多,在胎质方面比不上嘉、道时期。这时胎质越来越变得粗松,胎骨也相应变厚了。

2、由咸丰时开始,瓷釉逐渐变粗,瓷釉与胎骨结合不够紧密,因而出现的“波浪釉”和“桔皮釉”现象比嘉、道时期更为严重。

3、在瓷器的釉面上,甚至经常还出现有气泡及脱釉现象。白釉不如嘉、道时洁白,而逐渐变成了白中微闪灰颜色。

4、窑变红釉,这时又有了较大的变化。釉面上兰紫色彩斑,越变越少,而红颜色的面积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基本上变为全红色,几乎看不到兰紫色斑了。 到光绪、宣统时,还出现了另一种由红与黑两种颜色组成的窑变红釉。

窑变红釉的演变过程是:雍正是兰色多于红色:乾隆时是兰色少于红色;嘉、道是红色多于兰色;咸丰以后是基本上变为全红色;到光绪、宣统时是红与黑两种颜色组成的。

5、青花的颜色,只有1一2个层次,在同治末期环出现了一种兰紫色的青花。同治以后堆粉青花比较少了,这时青花下面的堆粉极薄,颜色淡浅。

6、由咸丰到宣统这一时期,粉彩发生了显著变化。粉彩的料质由精细变为粗糙,粉彩的颜色由浓艳变为淡浅。

①咸丰、同治时,粉彩的含量比较多,彩粉比较浓厚,而且在精细粉彩器物上,往往还描绘金彩,所以此时粉彩表现得十分艳丽:②光绪、宣统时,粉彩含粉量减少,粉料非常淡浅。

7、软彩,是同治晚期出现的。到光绪、宣统时比较盛行。软彩器物,只有民窑有,宫窑软彩尚未见到。

8、水彩,是光绪末期出现的,此种色彩不含粉质,具有彩料薄,颜色淡之特征。它是光绪末期,宣统瓷器上所使用的一种色彩。

9、纹饰以绘画为主,但绘画日趋草率,缺乏章法,表现得极不形象,也不精美。绘画人物,比较呆板无生气。绘画花鸟,禽兽没有生气活泼之感。

10、官窑文饰绝大多数是工笔画和规矩的图案画;民窑多数是写意画。同治晚期和光绪时期盛行软彩写意画,画稿则出自明、清两代的沈石田、唐六如、新罗山人、八大山人等著名画家,但画的很不像。

11、这时纹饰还有五伦图、二十四孝图、司马光击缸、朱子治家格言、五子登科、状元及弟、马上封候、三星人、福禄寿等。

12、绘画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蝴蝶、狮子、禽兽、云蝠、龙云、龙凤、白菜、三果、八宝、八卦、博古、钟鼎、九桃、缠枝莲花、缠枝牡丹、技子花、喜字、寿字等。

13、纹饰中的喜字,在威丰、同治和光绪时期都极为盛行.此种青花双喜字特点,在几个时期的表现手法有些不同。①在咸丰时,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比较工整,笔道也较细②同治时期,双喜字的字体书写的就不大工整,笔道渐宽起来了;③在光绪时期,双喜字书写的极不工整,不但笔道较宽,同时字体也变得模糊了。

14、这时期的耳饰主要有:狮耳、兽耳、象耳、蠕虎耳等。

15、彩地绘画、彩地开光、彩地轧道及绿里、绿底等纹饰的品种不大时兴了。

16、咸丰、同治时期,哥瓷器物上,特别盛行铁花装饰,光绪时较少。

17、光绪、同治时期,小鸡、小博古的花纹装饰较为盛行。

18、金字的喜字和双喜字,在同治时比较盛行。

19、光绪、宣统时期,大博古、钟鼎插花、校子花、富贵白头、天女散花比较普遍。

20、由咸丰开始直到宣统,除小部分瓷器制作较精细外,而大多数器物都较以前几朝变粗,更不如雍正、乾隆时的资器那样细致。这时期的器物造型和以前也有所不同。属于瓶、尊等各种类型的陈设减少,而多数器物都是日常生活实用品,如胆瓶、天球瓶、串带瓶、将军罐、粥罐、鸟食罐、香炉、鱼缸、花盆、水仙盆、脸盆、一品锅、捧合、节合、油合、扎斗、水壶、印合、笔洗、笔筒、帽筒、茶壶、茶碗、茶叶罐、酒温、酒蛊、盘、碟、扣碗、羹匙、烟壶、瓷枕、绣墩、挂屏、以及三星人、八仙人、观音人等。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胆瓶、茶叶罐、帽筒、茶壶、茶碗和成套的盘、碗等器物比较盛行。胆瓶不仅有150 件、300件、500件,还有1000件的大地瓶。

21、光绪中期以后开始盛行仿制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各种造型的器物,包括青花、五彩、粉彩及一道釉的器皿,但仿品与真品相比都不相象。

22、威丰时,官窑、民窑的器物大多数的年款是青花或红彩款,以楷书为主,不带边框,“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字体规整,篆书图章款极为少见。民窑器大多数无款。

同治、光绪、宣统官窑年款,大多数不带边框的“大清××年制”,六字楷书款。有一类书写篆书体的“体和殿”或楷书体的“大雅斋”两种款识。同治、光绪民窑器物,大多不书年款,在有年款的器物中,除楷书体外,还出现一种色泽较为暗淡的红戳子款,“××年制”、四字很不规则的篆书款,有阴文有阳文。

宣统官款,有青花、红彩、精彩与墨彩款。青花款均为楷书,字体工整清秀,色泽明快,为六字两行竖写式, 无圈栏。民窑器物一般没有年款。

嘉道以后,一般都沿袭前朝款式,有减无增,渐有趋于一致之势。篆书之款,自乾隆至同治均居其大部分。篆书有两种:一种无边栏,字或红或兰不等;一种有双边, 红字居多,即所谓图书款。图书款以道光末年、咸丰、同治之间最为盛行。

康雍两朝是楷书盛行时期,篆书很少,乾隆篆、楷皆有,而篆多于楷。嘉庆至同治为篆书盛行时期,而楷书很少。光绪、宣统两朝除仿古外,则又楷多于篆。

古董鉴定 古玩鉴定 古玩收藏 古董修复 文物鉴定 古董收藏 找世家鉴定收藏网

山东临沂2022年3月16号有什么展会?

第十八届中国(临沂)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山东临沂茶博会)将于2022年4月29日至5月2日在临沂国际博览中心(林西十路)举办。山东临沂茶博会由青岛海之星商务会展有限公司策划主办,已成功举办17届。山东临沂茶博会的连续举办,将临沂、日照、枣庄、济宁、连云港、徐州、宿迁等7个地级市的茶文化和茶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融合,协调发展。被业界誉为“鲁南苏北”茶界交流盛会。2022第十八届中国(临沂)国际茶业博览会展览时间:2022年4月29日-5月2日展览地点:临沂国际博览中心(林西十路)主办单位:青岛海之星商务会展有限公司承办单位:青岛海之星商务会展有限公司

第十八届中国(临沂)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山东临沂茶博会)定于2022年4月29日至5月2日在临沂国际博览中心(林西十路)举办。

展馆信息:临沂国际博览中心(林西十路)展览时间:2022年4月29日-5月2日主办单位:青岛海之星商务会展有限公司展览范围1。地方名茶: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绿茶(乌龙茶)、红茶(普洱茶)等国内外名茶;2.紫砂茶具:紫砂壶、杯碟、紫砂工艺品;茶叶、茶具、茶具、陶瓷茶具等。3.茶食品类:茶饮料、茶糖、茶点、茶保健食品、茶提取物等茶品牌;4.茶叶包装:茶叶罐、茶叶礼盒、茶叶纸盒、茶叶玻璃器皿等包装产品;5.茶叶机械:茶叶采摘机、茶园耕耘机、茶叶装罐机、茶叶保鲜机、茶叶烘干机、茶叶除湿机、除湿机、称重器皿、茶叶金属探测仪等。6.茶文化工艺品:名人字画、万文玉器、陶瓷、砚台、奇石、禅茶与佛教、红木家具、红木工艺品、古玩收藏等。;相关展会:青岛国际茶业展览会-青岛茶博会时间:2022年6月17日-6月20日地点:青岛世博市北绿茶展区展区:北方各绿茶产区代表协会、机构、厂商将进驻西海岸的日照绿茶、泰安绿茶、乳山绿茶、海阳绿茶、诸城绿茶、崂山绿茶、海青镇绿茶。打造北方最大最全的绿茶展区。目前已达成意向的相关协会有:日照市贸促会、日照市茶叶行业协会、泰安市茶叶协会、海阳市果业局、乳山市茶叶协会。我们海青镇绿茶国茶展区将有普洱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黄茶、花茶的特别代表。木结构专题展示的国际展区:韩国功夫茶、斯里兰卡锡兰红茶、尼泊尔、喜马拉雅山有机茶、日本优质抹茶、储藏中的马来西亚老茶、台湾高山茶等。茶具展区:景德镇陶瓷、河南钧瓷、德化瓷、宜兴紫砂、建水陶、台湾省柴烧、海外茶具及各种玻璃、竹器、漆器、金属、茶盘。茶文化空间、茶馆设施、茶艺空间装饰等。茶衣书画工艺区:茶衣、沉香、佛禅、艺术瓷器、古玩字画、茶文化书籍、茶艺音像制品等。茶叶包装设计展区:茶叶包装设计、铁罐包装、金属罐包装、纸盒包装、木箱包装、印刷、包装配件等。茶叶机械设备展区:包括种植、杀青、炒茶、选色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喝茶的不同方法有人知道么?

各国茶道的比较

中国的茶道

中国唐代茶道

我国的茶道是到六世纪(唐朝)时陆羽集前人之大成,再加上他自己的精心研究撰写『茶经』,进而推广传播,才奠定了茶道今日的基础。『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如下:

一之源:茶的起源 二之具:制茶的工具 三之造:茶的制造 四之器:制茶的器具

五之煮:茶的煮法 六之饮:茶的饮法 七之事:茶的历史 八之出:茶的产地 九之略:茶的概略 十之图:茶的挂图

二至六为茶道实务:有关之工具、器具大部份已被时代淘汰,而制造方法则因茶叶由早期的固型茶到现在的散型茶,其制造过程、方法、情况均有所不同;至于煮与饮,因茶叶改为冲泡方式而不再用烹煮,所以″饮″最具参考价值。

以下就“茶经”中的茶道作一简要说明:

烤:从前的固型茶,成以后是又乾又硬,要煮用时必须先用以火烤。烤时持茶近火,经常里外翻转;如是以火烤而乾之茶,则烤至火气透为止;如是以日光乾燥之茶,则烤至柔软舒展为止。

研:烤过后,又须加以研碎;其粉末如米粉者方为上等,如细角者为下等。

煮茶时之炭、薪规格:

木炭为佳—如桑、槐、桐、枥之类。

坚薪次之—膏多之木(如柏、桂、桧)或无用废材(指朽腐之木)不用。

选水:用山水者上等,用江水者中等,井水者下等,总之须用活水。

煮水标准:

第一沸:水沸之程度,如鱼目而微有声;使水合乎茶之量,以盐调味。

第二沸:容器之边缘,泉涌如连珠,水泡上升;酌水一瓢,以竹筷于水之中心回旋搅和,量粉末,投至水的中心。

第三沸:如腾波鼓浪,煮至翻滚;取所酌之水止之,以育茶之华,并将火移开。

过三沸以后则不可饮用。

饮茶:趁″热″为之,边煮边饮。

以上为陆羽所力倡的『茶道』,也是唐朝时集大成的饮茶方法,是我国茶道最早的指导原则。

中国宋代茶道

宋朝饮茶的习惯,基本上依循唐时的准则,却更注重茶品、水质、火候、茶具、煮法、饮用之效果。“斗茶”也成为我国比赛茶之始。

“斗茶”以三件事来分优劣:一为茶、二为水、三为茶具,彼此夸耀其优点(品种、采摘、制作、来源、水质、成份、质料、特色),优则称胜。

中国明代茶道

到了明朝,固型茶遭淘汰,改为以散型茶为主,煮茶也改为泡茶,至于过程方面就更见紧缩,只注重茶品、水质、茶具,其余则不在讲究之列。对水质讲究到极致,除了使用泉水、江水、井水外,还风行雪水、雨水,甚至于露水、竹沥水。

民间盛行″功夫茶″,也是在改泡散型茶后的产物。不再以大壶冲泡,而崇尚小壶泡法(重品茗、忌牛饮);对茶器、茶具更讲究。要求陶、瓷、紫砂土质良好、制作精巧、造型高雅,因此造就了享誉中外的″景德镇″的瓷器与″宜兴″的紫砂茶具。

日本的茶道

茶道精神:

千利休居士说“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茶道之饮法与礼仪:

地点

茶室:喝茶的地方(可以容纳五人左右)。入口为活动格子门,高仅三尺,人须躬身而入,以保持谦逊态度。室内陈设简朴,瓶花佩合季节,且悬有名贵字画,供人欣赏。室之右角,设有小巧木架,挂着铜包锡的茶壶。茶碗各用饰盒贮藏。

水屋:洗涤茶具之场所

待合:提供宾客暂待,等主人邀请进入茶室之场所

礼仪与饮法:

1.宾客进入“茶室”之后,依序面对主人就座,宾主对拜称“见过礼”,主人致谢称“恳敬词”。

2.室内从此肃穆,宾主危坐,静看茶娘进退起跪调理茶具,并用小玉杵,将碗里的茶饼研碎。

3.茶声沸响,主人则须恭接茶壶,将沸水注入碗中,使茶末散开,浮起乳白色饽花,香气溢出。

4.将第一碗茶用文漆茶案托着,慢慢走向第一位宾客,跪在面前,以齐眉架式呈献。

5.宾客叩头谢茶、接茶,主人亦须叩头答拜、回礼。

6.如上一碗一碗注,一碗一碗献;待主人最后亦自注一碗,始得各捧起茶碗,轻嗅、浅啜、闲谈。

英国的茶道

英国人热爱红茶的程度世界知名。在一天中许多不同的时刻,都会暂停下来喝杯茶。英国女皇Queen

Anne爱好饮茶并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人喝早餐茶的风气。英国女爵安娜玛丽亚于1840年代带动了喝下午茶的习惯;维多利亚女皇更是每天喝下午茶,将下午茶普级化。

茶影响着英国的各个阶层,英国人在晨起之时,要饮早茶,即early morning tea,他们早餐就以红茶为主要饮料。到了上午11点(相当于亚洲的上午10点钟)

,无论你是空闲在家的贵族,还是繁忙的上班族,都要休息片刻,喝一杯eleven's,他们称之为早上11点左右的便餐。到了中午,吃了午餐之后,少不了配上一杯奶茶。而后在下午3点半至4点左右还要来一杯下午茶,他们称之为High

tea,把饮茶视为工作过程中的精神调剂。英国人在喝茶时总要配上小圆饼和蛋糕、三明治等点心。一般的家庭主妇都很擅长做这类糕点,正式的晚餐中也少不了茶。

英国的红茶有它独特的、精美的茶具。茶具多用陶瓷做成,茶具上绘有英国植物与花卉的图案。茶具除了美观之外,还很坚固,很有收藏价值。整套的茶具一般包括茶杯、茶壶、滤杓、广口奶精瓶、砂糖壶、茶铃、茶巾、保温棉罩、茶叶罐、热水壶、托盘。

各国茶道的比较

茶 道

中国茶道 品种众多 自由自在,潜修心性

日本茶道

大多以蒸青绿茶(煎茶)为主,近年来也饮用乌龙茶。民间普遍用泡茶法,有喝冷茶的习惯,与中国有所出入。

一大篇的繁文褥节和不断重覆的规定动作,整个过程〔礼仪〕化。

英国茶道

大多以加味或拌花的茶叶为主 开放性茶道,普遍又活跃。但是为饮茶而饮茶,没有修身养性的哲学色彩在里面,更富生活色彩。

新加坡的饮茶文化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喝茶也反映出其多元文化的一面,除了中国茶和英国茶之外,还有新加坡特有的“长茶”(Streched Tea)。

“长茶”是把泡好的红茶加牛奶,然后把奶茶倒进罐子里。操作者一只手拿着盛满奶茶的罐子,然后倒进另一只手拿的空杯子里,两只手的距离约在一米之间,如此来回须7次。在来回倒茶的过程中,奶茶是不允许外溢的。由于“长茶”的杯子相当大,喝起来相当过瘾,喝茶者边品茶,边欣赏精彩的倒茶。

在新加坡喝茶和在英国不一样,。在英国喝茶是以茶为主,佐之以一些饼干和小三明治。而在新加坡喝下午茶则是以吃为主,茶的好坏却不十分重要。许多观光饭店提供的下午茶,均以自助式点心为主,从印度式的煎蛋饼到中国的广式点心,花样繁多。即使是在五星级宾馆喝茶,也常常会用茶叶袋泡的大壶茶来待客。

中国茶近年在新加坡也十分显眼。一些专喝中国茶的“茶村”、“茶馆”常常顾客盈门。

“喝茶族”并不只是两鬓斑白的老人,还有许多是年轻人。由于到新加坡的日韩游客较多,茶室还专门提供一些日韩客人喜欢的茶叶。每到黄昏降临,新加坡街头和茶室就会慢慢热闹起来,成为新加坡一景。

韩国茶道

中国儒家的礼制思想对韩国影响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韩国茶礼之中,形成“中正”的茶道精神。在茶桌上,无君臣,父子,师徒之差异,茶杯总是从左传下去,而且要求茶水必须均匀,体现了追求中正的韩国茶道精神。

韩国自新罗善德女王时代(632-646)即自中国(唐朝)传入喝茶习俗,至新罗时期兴德王三年(828),遣唐使金大廉自中国带回茶种子,朝廷下诏种植于地理山,促成韩国本土茶叶发展及促进饮茶之风。

高丽时期(936-1392),是韩国饮茶的全盛时期,贵族及僧侣的生活中,茶已不可或缺,民间饮茶风气亦相当普遍。当时全国有庆尚道6个茶区、全罗道28个茶区等共计35个茶产地。当时的名茶有孺茶、龙团胜雪、雀舌茶、紫笋茶、灵芽茶、露芽茶、脑原茶、9茶、蜡面茶等。王室在智异山花开洞(今庆尚南道河东郡)设御茶园,面积广达四、五十里,此即为俗称的「花开茶所」,所产茶叶滋味柔美浓稠有如孺儿吸吮的乳汁,所以称为「孺茶」。

李朝(1392-1910)取代高丽之后,强调伦理儒学,提倡朱子之学,佛教、神仙思想及茶道等皆被排斥,于是茶荒。

相关文章

你知道罗汉果花的特点和用途吗?

罗汉果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也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花朵形态独特,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观赏价值,罗汉果花还有很多药用价值和食用...

茶叶知识 2024-05-01 阅读3 评论0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