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内容(十万个为什么内容摘抄)

驰月 2023-06-1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文章目录: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内容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道它发生的原因解释。

《十万个为什么》 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卷, 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它并不是一本书, 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 ,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

扩展资料:

《十万个为什么》的名称是借用了苏联科学文艺作家伊林(真名为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伊林又是取自英国作家、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个诗句:“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是一个虚指,用来形容许多。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图书品牌是由位于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在1961年出版的,文章通常采用“为什么?”的标题,每一篇文章是几千字的科学普及作品。该品牌诞生50多年来,以其贴近读者的编辑形式、严格筛选的图文内容影响了无数求知道路上的读者。

从1961年开始,《十万个为什么》被业界视作图书品牌,大规模开发利用,同名图书层出不穷,但是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凭借其独特的编辑理念和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仍然成为广大读者的第一选择。

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后,作为当时仅有的两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之一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们很受鼓舞,一心想为孩子们出一些科普好书,打破当时科普读物非薄即少的现状,然而1958年,他们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大跃进”,由于各方面都不成功,编辑们也从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的图书生产上停下来,思考只有注重质量才是正道。

1959年,他们就着手准备为高小、初中学生编一套自然科学“百科”式的回答各种问题的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稿实践,才逐步确立了突破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框框的编辑思路,为今后十万的编辑工作定了调,《十万个为什么》成为了中国科普图书中最响亮的品牌之一。

1970年6月起,对以前所出十四册再一次进行了修订,并增编了第十五至二十三册。

1995年,中央确立了科教兴国为基本国策。编辑们意识到全国上下这样的氛围,为全面更新老版本《十万个为什么》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他们从1995年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并直接将目标朝向“新世纪”。

正如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给新世纪版的贺信中指出的那样“人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未来世界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而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个时候的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明白科学对于自己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教兴国”,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了,但是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洞悉读者对科学教育的需求变化,却成为少儿社的编辑们赋予“十万个为什么”不变的使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万个为什么

米.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道它发生或形成原因的现象或事物。

它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卷,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

它并不单指一本书, 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 ,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

扩展资料:

此书由米·伊林始创作于1927年,两年后正式出版。不到五年,在科学尚不发达的中国几乎同一时间就出现三个不同的译本,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文化呈现出奇特的繁荣景象,“五四”以来知识精英们所提倡的“科学”也开始进入市民阶层的眼界。

参与推进伊林《十万》中译本传播的出版单位甚多。此书不但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50年代,其重印和再版又达高潮,不但开明书店一再印刷,异军突起的中国青年出版社也接手再版的工作。“文革”结束直至21世纪,还有一些新的版本推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的内容简介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的内容简介主要,是生活中一些常识,也就是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科普化。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想寻找一份宁静,找一个独处的空间,然后让自己的思绪随风飘荡,在胡思乱想的宁静中暂且逃避一下。当灵魂承受不住生活的负载时,只能向天空发出累了的讯号,太累了,这种累的感觉可不是常人能够想象。每一天都想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份宁静,然而,真的很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或许我只是一个庸人罢了。为什么要去寻找什么的宁静呢?其实是想期望平和,在今年这个不平凡不好过的日子里。我反思了又反思。大多数的时间里我根本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生活中的种.种,总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牵动人的思绪。说到寻找的宁静,每个人都期望拥有这一刻。而对我来讲,独处的时刻中可能这种感觉更重一些,然而那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虽然人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但是心早已经飞到不知什么样的境界中去了,经常颜面依笑的我,在内心的恒定已经将一切纷杂的事物看穿看透。人有时会假扮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其实不然,这一切的外形也缘于无数次摸爬滚打,然后是反思的终结。没有真正好处上的激动,没有对生命对自然真正发自内心的崇敬,没有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激与欣赏,没有那种通透的理解,没有一颗善良的易感的心灵,也就没有最后的悟醒,更没有那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恬淡与超脱。许多时候为了寻求宁静而产生的动力,远远大于一切外部事物所引发的某种力量,每一个人在追寻宁静的过程中,也可能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我笑着问自己。对于一个真正融入生活中的人来说,会感叹世界造物的神奇。会对生命和自然发自内心的崇敬与关心,这才是一种真挚的感激与赞叹。

《10万个为什么》是什么内容?

《十万个为什么》内容简介: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重在启发孩子的认知世界,激发他们的好查心和求知欲,围绕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普及科学知识。如生铁、熟铁和钢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人类使用火的历史。面包是用什么原理制作出来的,诸如此类问题,作者都在书中做了解答。

作者,米·伊林(1896年-1953年)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他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对我国科普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书的故事》等。

译者简介

张琳,文学博士,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讲师。已发表语言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若干篇。笔译实践经验丰富。

图书目录

屋子里的旅行

第一站水龙头

第二站炉子

第三站餐具和炉灶

第四站厨房的锅架

第五站餐具柜

第六站衣柜

钟表的故事

钟表的故事第一话

钟表的故事第二话

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内容?

《十万个为什么(伊林选集第一分册)》

作者:(苏)伊林

译者:郑缤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1955年

印刷时间:1955年第1次印刷,1958年1月第5次印刷

内容简介:本书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物,提出许多意想不到却饶有兴味的问题,比如,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为什么水不会燃烧?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凭了他那不可多得的才能,用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语言,向小读者们娓娓道来。作者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他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来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十万个为什么》《黑白》《几点钟》《不夜天》等科普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得到了世界性的承认,几乎被译成欧洲所有的文字。伊林对现代儿童科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重新出版了董纯才译的这本书。

目录

屋内旅行记

第一站自来水龙头

人们什么时候开始洗澡?

为什么用水来洗涤?

人怎样迫使肥皂泡工作?

为什么我们要喝水?

水会不会炸毁书屋?

固体的水?

为什么着上冰刀不能在地板上滑溜?

有没有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

第二站炉子

人什么时候开始会取火?

为什么火柴会着火?

火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炉子烧着以后,劈柴到哪里去了?

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

为什么水能灭火?

关于炉子的谜?

第三站餐桌和炉灶

厨房实验室

马铃薯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不吃生马铃薯?

第四站厨房锅架

第五站碗柜

第六站衣柜

屋内旅游

关于十万个为什么内容和十万个为什么内容摘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