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严家大院为啥捐国家了
- 2、严家大院茶叶是真的么
- 3、严家大院丨喜洲的博物志
严家大院为啥捐国家了
支持教育。严家大院的建筑面积为2478平方米,建造于1903年,当时还是清代光绪主政。这座大院浓缩了白族民居建筑特色,又融入个人独特见解和情志,而且严家大院迁到喜洲后,受到了当地富商的无私帮助,严子珍甚至不惜将自家的大院和严家祠堂贡献出来给国家,作为教师们的宿舍,足见其支持教育。
严家大院茶叶是真的么
是真的,因为严家大院是产茶叶的,而且都是自己种的茶叶,口感很好,销量也比较高,口碑很不错,所以我认为严家大院茶叶是真的。
严家大院丨喜洲的博物志
走在喜洲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有人询问严家大院怎么走,严家大院俨然成了喜洲的 旅游 地标。
其实严家大院并不难找,它就在古镇最核心的四方街上。翘起的檐角和硕大的博物馆招牌,应该是除牌坊之外最与众不同的存在。
严家大院和严家民居有着类似的建筑风格,都是典型的白族“豪宅”,只不过严家大院是严子珍自己居住的房子,规模胜于严家民居。
严子珍毫无疑问是喜洲的标志性人物。喜洲商帮是茶马古道上众多商帮中的佼佼者,而严子珍可以说是喜洲商帮的头号人物,据说资产折合现在市价相当于五六十亿人民币。
巨商的家宅自然是不凡的。走过一进进院落,跨过一道道门槛。“一进两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便铺陈开来。“一照两面”的走廊通着“四合五天井”,合两院来看正是“六合同春”,角楼窗户把细致的木结构分割成了几何图形,转角凸起的石壁和屋檐让宅子更加灵动,水缸里漂着娇艳的莲花,清秀的照壁和木坊也倒映在水里,构成一幅奇特的画面……
走过纵横交错的木楼,尽头居然还能看见欧式洋楼。这位下西洋的商帮领袖毫不避讳地展示了中西文化碰撞出的火花。在他的时代里,留声机和架子床是可以在同一屋檐下的。五大院、十几坊的宅子现在还是博物馆。
严家大院的官方名称是严家大院博物馆。从第一进开始,中轴线上的大房子都是展示厅,有时厢房也有文物展示。在古宅中按顺序游览,一部喜洲的博物志被打开了。马灯、石马诉说着马帮商业的兴衰,书法苍劲的匾额和山水画卷证明了除商业之外的文化底蕴,古朴的陶器、佛像提醒你这里的文明有着超乎想象的生命力。
老宅子里最后一件洞经古乐的乐器静静地躺着。茶马古道已经衰败,曾经的商帮仅剩 历史 上的繁荣,古老的宅子也不是祖传家宅了。只有古乐至今还在弹奏,将这一切画上了有声的句号。